期末将至,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六月上旬完成了本学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博物馆教学周”,分批次组织了2015级部分本科生班级前往位于学校周边的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晋商博物馆两个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与教室授课的课堂不同,博物馆的空间和资源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鲜感、激发了求知欲、丰富了认知素材,较好地调动了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本学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博物馆教学周”教改活动具体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来组织,配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从不同专题博物馆陈列的特色文物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加试点教改活动的有新闻学、新闻学数据报道、网络新媒体、俄语、孟加拉语、意大利语、斯瓦希里语、荷兰语、葡萄牙语、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约500名同学。根据博物馆现场发放的问题答卷,同学们通过“主动搜索+聆听讲解”的方式领悟到了科举文化和晋商文化所蕴含儒家荣辱观、义利观,还以“多语种叙事+影像动漫+主题策展”等创作方式来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同学还参与了匾额拓印等互动体验环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鲜活而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渊源的了解。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响应号召,在思政课教学中努力开辟学校周边的博物馆新空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较好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工作。根据国家传播战略发展的新形势,同时立足于我校培养“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物馆现场教学目标也从“对比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同”,逐渐拓宽为“在博物馆里讲好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鼓励同学们或者到博物馆担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的志愿者,或者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视频创作评选活动,用多种方式来呈现和叙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
(文:杨倩 图:钟思雨 原晋菲 刘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