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重塑当代传媒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何建设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2017年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新媒体时代传媒伦理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媒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就新媒体语境下的传媒伦理建设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张付教授和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孙春晨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孙春晨教授和刘东建教授先后主持了主题发言环节,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涛介绍了国内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现状,在肯定新闻从业人员工作的同时指出了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突出问题;浙江财经大学教授郑根成指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伦理研究的主题将由自由与责任转向互动与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甘绍平则强调新媒体时代保护公民匿名权与被遗忘权的重要性。此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方艳阐释了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伦理的演变境遇,中国传媒大学的须大为博士和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岭则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国内传媒伦理研究的现状和建筑伦理对传媒伦理研究的启示。作为媒体工作者的代表,中国日报社主任记者张陨璧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伦理构建与传播效果之间的正负关系,山西电视台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章晓杰则从传者、受众、采访者三个角度阐述了传媒伦理的应然状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军、重庆大学教授刘海明、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闫欢等学者参加了下午的分组讨论。与会学者围绕网络伦理建设、自媒体的道德失范、大数据与隐私安全、新闻采写中的伦理困境、广告活动的伦理维度以及传媒伦理学的美德进路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碰撞出大量新的见解。
在会议总结中,张付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学理性、思辨性得到了全面体现,提出要不断壮大研究队伍,使传媒与伦理更好地结合,促进传媒伦理建设不断发展!
(文:原晋菲 图:马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