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姚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帮助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深化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丰富思政课教学案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暑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分赴研修基地开展研修学习。
7月4日-10日,首批实践队伍一行4人由学院党委委员姚旭带队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西大学)2024年暑期第三期实践研修班。本期研修班由辽宁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开班仪式上,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秦法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学院特聘教授、广西新闻出版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健教授为全体参训学员讲授《用新闻叙事方式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如何讲好高校思政课》专题讲座,开启了此次研修之旅。
在现场教学活动中,研修班先后来到邓颖超纪念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青秀山)基地、广西民族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螺蛳粉产业园、漓江水系遇龙河段、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等地进行现场沉浸式教学研修。
在邓颖超纪念馆,大家通过讲解和参观了解了“南宁女儿”邓颖超同志的成长历程以及她为党和人民事业所作出的丰功伟绩,感动于邓颖超同志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与坚守,更感佩于她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青秀山)基地,通过青秀山风景区打造的“党旗红”引领“生态绿”的党建品牌建设,在竹园与廉洁文化主题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园和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和事迹陈列馆,学员们体验了红色教育与景区景点的有机融合,观摩了红色教育实现综合思政教育成效、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实践育人大课堂的实践示范。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里,通过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大家感受到了广西在民族团结进步、引导全区各族人民传承弘扬民族团结基因、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感受到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正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调研。此次研修学员踏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螺蛳粉工业园,真切感受到柳州市用深厚的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闯出了一条螺蛳粉工业化生产之路,聚焦小米粉“嗦”出大产业,闯出了民营企业的大发展。
老师们来到柳州工业博物馆,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坚决向污染宣战,实现大工业与美丽山水和谐共存,获得“工业城市中山水美,山水城市中工业强”的美誉。
漓江曾经是一派鱼餐馆泛滥、禽畜养殖污水直排的景象,风景名胜区内采石场达18家之多。为此,桂林人提出“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打响了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漓江流域采石场全部关停复绿,风景名胜区内养殖场全部关闭。漓江流域经过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
老师们感悟到,柳州成功实现从“酸雨之都”到“绿色生态工业城”的嬗变,漓江“点绿成金”,将好风景发展为新经济,这些显著变迁的背后,是柳州和漓江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两山”理论,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大家在凭吊广场向先烈敬献花篮,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和朱德、杨尚昆指挥红军渡江的指挥部——三官堂。
在中央主力红军之红三军团渡江之地——湘江界首渡口段,姚旭等三位学员代表庄严地手捧党旗,将党旗上的鲜花花瓣儿洒向江面,缅怀先烈。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旧址,听到授课教师在讲到红军将士英勇、顽强、无畏生死的战斗经过时,很多老师都满含热泪,被英雄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浩然正气所感动。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工作的通知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研修基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紧扣思政课教学内容,研发出优质培训资源,开设了特色实践课程。为期7天的广西研修,老师们收获颇丰。四位老师纷纷表示,研修行程中,兄弟高校马院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现场沉浸式教学通过实地参观、场景再现,极大地增强了体验感;实地研修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有助于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参加教学研修,对于思政课教师自身同样是一次接受思政教育和洗礼的过程,思政课教师率先继承、传承和发扬好红色基因,站稳讲台,更好为青年学子打牢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