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凯 摄影 潘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入脑入心入课堂常态化长效化,2025年2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党的民族工作光辉历程,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
蒙藏学校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民族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也是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先驱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少数民族进步青年的红色摇篮。支部党员依次参观了“蒙藏学堂旧址展”“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资料,大家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辉煌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的民族政策”场景前,支部党员驻足良久。党的领袖先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投身革命后,旋即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红色信仰在心中扎根的力量。展厅内,教师们还通过数字化互动装置体验了各民族非遗文化,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今日所见所感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素材。”党支部书记阴军莉在现场参观时表示,“蒙藏学校的革命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我们要深挖红色资源,将党的民族理论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增强‘五个认同’。”党员同志们也纷纷感慨,这次参观让自己对“大思政课”的内涵有了新认识。大家一致认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不仅要立足历史,更要结合新时代边疆地区的发展成就。
此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党员教育,同时也是推动思政课“三项举措”走深走实的重要实践。未来,支部将持续用好红色资源,创新“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