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沐颖)九月的校园,金风送爽,梦想启航。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2025级新生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六组“入学第一课”带领18名马院小白杨坚定迈出入校第一步,扣好研究生生涯学业-毕业-就业征途的“第一粒扣子”。
院长寄语:修德砺行,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王晓丽院长为入学教育打头炮,在开学典礼上为全体新生讲授了“初心使命第一课”,主题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引导大家在新的起点上,深刻理解青年一代的历史方位与时代责任。
她开宗明义地指出,勤奋是成就一切的基石。她特别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同学坚持早起练声为例,鼓励新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珍惜时光、刻苦努力。“早起的习惯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更能磨炼意志力。”谈及身体健康,王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学校优良的运动设施,在学习之余积极锻炼,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王院长进一步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要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善用中传的学科交叉优势,在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关注新闻传播、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培养跨学科的视野与能力。她勉励同学们要勇于走出舒适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在真实的情境中检验和深化理论认知,将青春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不竭动力。
王晓丽院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一是专注学术,夯实专业基础,广泛阅读,勤于思考。二是学会做人,培养高尚品德和团队精神。三是学会做事,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她特别强调,马院的学生更应做到“知行合一”,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与使命。
校友分享:拥抱成长阵痛 淬炼更好的自己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届毕业生、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传播白杨班2025级博士新生吴怡重返学院,为新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朋辈宣讲“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怎样炼成的”,用自身经验嘱托师弟师妹们珍惜硕士时光、勇敢淬炼自己。
吴怡首先立足自身参加青马学院的经历,介绍了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培养方式、建设成果,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青马学院,做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信仰者和践行者。
吴怡表示,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些平台是同学们提升能力、促进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应以主动探索而非功利算计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因为“生活的惊喜和命运的礼物往往会降临在精确计算的轨道之外”,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思想,在不同的机遇中获得新的启发,这些经历会不断搭建起硕士生活的新支点,探索出无限的可能。
面对研一新生对硕士生活的期待和憧憬,吴怡用“过来人”的经验暖心交流。首先,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要“好好做个读书人”,用真理武装头脑。也要广泛参加各类实践工作,争取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全面发展。其次,积极转变心态。以主动探索代替被动驱赶,以行动代替内耗,用“先做再说”替代提前焦虑。第三,接受成长的阵痛。硕士阶段是丰富科研成果、增加实践经历的重要阶段,必然伴随着难题和挑战,拥抱而不回避这些成长的阵痛,才能收获更长足的进步和更充分的成长。
新生心声:汲取力量 笃定前行
202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刘琛同学表示,在学院开学典礼上,晓丽院长按照坚定理想信念、珍惜校园时光、锻炼强健体魄、小我融入大我的思路鼓励我们珍惜在中传校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仅要静心凝神好好做个读书人,更要做个立场坚定、身体健康的读书人,知行合一,内外兼修。这些朴素又坚定的嘱托将成为我的研究生生涯基石,指引我走好未来三年脚下的成长之路。
202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杜飞衡同学谈到,学术道路是场马拉松,没有健康的身体,再远大的理想也难以实现。院长向我们再次强调,要筑牢信仰之基、掌握理论武器,还要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走进运动场,在挥洒汗水中释放压力、锤炼意志。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平衡学习与锻炼,努力成为精神饱满、体魄强健、意志坚定的时代新人。
202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孙康同学听了吴怡校友的分享颇有感触。他感到,吴怡同学三年不懈奋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脚踏边疆沃土等等,都是青年践行担当使命,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孙康同学认为,身为青年,更应该主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以青春的力量助力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国家战略大局听起来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把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好,积极地投入到实践当中,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能体现我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与担当。
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贺可心聆听了吴怡校友的宣讲深受启发。“她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认真积极的态度,让我明白坚定信念与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师姐强调了深入实践的价值,让我意识到只有在具体行动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真正成长。我将以她为榜样,提升自我,勇于担当,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02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生关一丹谈到,有限的空间限制不了如吴怡师姐这些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在读好书、做好学术的基础上闻知天下事,投身于广袤的中国大地进行生动而深刻的实践。我们也要向这些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看齐,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其内化于心充实自己,将其外化于行反哺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