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星煜 刘沐颖 摄影 贺可心)2025年10月10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前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开展“寻根红色起点,筑牢信仰之基”主题团日活动。秋雨潺潺,百年红楼在朦胧的雨幕中无声矗立,这里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心脏,又是五四精神的摇篮,同学们在这里回望历史,品读经典,感受信仰。
沙龙启研导学 读书承筑信仰
本次活动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锐领航读书营”——《马克思传》导读微沙龙开始,沙龙现场就设在“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展厅。学院团总支书记王博在开营致辞中表示,希望同学们在实地参观中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情境,感悟五四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通过“身临其境”感受信仰的光芒,用真理的力量增强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豪感。
读书营领读人王雨萧老师现场为同学们进行了《马克思传》读书辅导,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并展示了自己在德国访学期间在马克思的家乡特里尔拍摄的照片。她鼓励同学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以更加严谨的视角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习。
对话经典文献,筑牢理论根基
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友讲解员的引导下,马院师生参观了“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通过系统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本次展览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发展的光辉历程,集中展出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资本论》早期版本等一系列珍贵文献,以及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先驱的手稿、书信与历史刊物。
这些珍贵史料生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与实践的壮阔历程,使师生们在重温真理力量的同时,进一步坚定了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的信念与决心。
沉浸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
北大红楼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光辉历史。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李大钊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新闻纸阅览室、五四游行筹备室等复原展厅,透过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段段影像资料,真切感受到百年前先进知识分子探寻救国道路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传承先驱精神,续写时代新篇
此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引航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学生走进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等,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起来,引导青年学子在重温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初心使命中汲取前行力量。
学生感悟:
202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刘沐颖
北大红楼研学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复原展厅里的桌椅、油灯、手稿仿佛有了温度,带我回望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坚守信仰的岁月。这让我更懂“艰辛”的分量,也坚定了学习的初心——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落地生根,用专业所学服务人民,像火种一样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继续燃烧。
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旦增罗布
最令我驻足的是那间阅览室,木桌木椅依旧,而当年学子们伏案疾书的身影,却已不可复见。他们曾在这里汲取新知,欲以笔为刀,剖开旧中国的沉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正是这些先驱者以笔为剑、以文载道的勇气,才点燃了民族觉醒的星星之火。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更需以史为鉴,传承先辈奋斗精神。
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周京蓉
站在先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仿佛听到了《新青年》唤醒民族的呐喊,看到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们奋勇争先的身影。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我们更应当传承这份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202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刘琛
“信仰之光”展陈的手稿、旧物与照片,让我深刻认识到这里是思想策源地,更是青春担当的见证,也更加明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当以知识为灯、以行动为炬,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