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启航记 | “道不远人,唯学与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学术第一课

时间:2025-10-15浏览:10

(通讯员 徐与泽 摄影 王添怡)为深化2025级研究生新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扩展专业视野,新生入学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新生“学术第一课”集体学习。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负责人王锦刚教授主讲。



王锦刚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导师的赠书留言——“道不远人,唯学与用”。“道”就在人伦日常之中,只有深入学习广泛践行,方能通达。希望同学们三年潜心学习,弘道崇德,方以经世致用。



讲座中老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这三个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王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用,是将人从“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道”,涵养的是一种精神,需要同学们用智慧去感受。关于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王老师提出,要立研究之志,涵养“诚”的品质,踏踏实实对待原著作品,聚焦研究问题,坦诚地与师长交流学习心得要紧跟学术热点,要善于并勤于关注学界理论动态。围绕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王老师提出一分为二小用是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思考会写作,写真东西,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大用是涵养一种情怀和精神,浸润到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王老师期望同学们不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工具,更要将其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延伸至各个学科的研究之中。

经过王老师的解读,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毕生追求的全人类解放的大道离我们并不遥远,马院学生要坚持独立思考,弘扬正道,淬炼品格,做经世致用的时代新人。



为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走近马克思、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院“新锐领航读书营”特别开设《马克思传》读书坊,由25级班主任潘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青年教师王雨萧共同担任领读人。



读书坊从理论原点出发,既指导同学们逐字逐句研读传记与原著,夯实理论基础,又带领大家走进“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现场开展“微沙龙”即时导读让理论学习从书本延伸到史料之中,再回到主题班会深度研讨。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研究生新生开设的“学术入门第一课”,既帮助新生筑牢理论根基,树立学术信仰,更搭建起师生共学、思悟践行的交流平台,为新生开启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之旅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学院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