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建党百年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0-11-27

(通讯员 唐牧遥 摄影 刘烨 张鑫 王玉婷)建党百年来临之际,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研究,拓展理论视野,提升科研水平,20201125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52号楼320会议室召开。



会议围绕“建党百年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题进行研讨,分为开幕式、分论坛研讨和闭幕式三个环节。为响应疫情防控要求,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进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及硕、博士生参与本次学术交流。



开幕式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代表学院向校内外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会议并致辞,达品书记强调了本次会议所传达的担当、情怀和责任,他谈到,学校即将举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核心是用学术讲政治,用故事讲理论,达品书记希望大家一定要长期坚持好、建设好、传承好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交流的平台。




随后的主题演讲中,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保贤率先发言,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付作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特征的相关报告;北京大学博士后叶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俄国渠道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静霞分享了土地革命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机制、效能和启示的研究;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刘庆霖主要就日本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展开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具体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主题、对象与方式的变迁与发展。与会专家的讲话精彩纷呈,具有强烈的学术前瞻性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日下午,在52号楼103209320会议室分别进行了三场分论坛,每一分论坛共10位发言人。分论坛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淑文教授主持,张付教授点评,发言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情况、人物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等方面;分论坛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静霞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瑞琦教授点评,基本围绕着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分论坛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凯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锦刚教授点评,主题为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



在闭幕式环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发表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百年研究反思》的主旨演讲,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维度展开,坚持文本阅读和思想阐发的统一,秉持严谨和规范的研究方法,以实践需求为导向,总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主任杨金海以《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为主题,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要在分时期、分阶段的基础上,关注翻译问题、文本的出版和发行情况、传播历史经验和精神等等;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和“文献考据法”。



最后,张付教授致闭幕辞并作学术总结,归纳了会议深入讨论的三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研究队伍、研究内容和研究工具。



本次论坛圆满落幕,近四十位发言中,既有集研究大成、光华内敛的长江学者,也有勇于探索、锋芒毕露的青年学生。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各位与会者致谢,并欢迎更多学者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共同研讨,为迎接建党百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