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上半年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7-24
1. 研究生思政课上半年承担了两门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一是面向所有文科、艺术类学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二是面向所有理科类学生开设的《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在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赵斌老师配合下,在任课教师们的通力合作下,有效组织了这两门课,面对教学对象发布教学指南和学习要求,使之顺利开课并结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其中,担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任务的老院长张付老师坚守岗位,站好最后一班岗,和年轻同事们一起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认真批阅学生们提交的论文,在她批阅的近300份论文上,写下了她给出的评语,有理有据地评定分数,警示学生们要认真对待理论学习,切实提高理论素质和运用理论的能力。担任《自然辩证法》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张寒老师可说是高龄孕妇,她身怀六甲,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完成了教学任务。
2. 在这两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研室在教学办齐向梅老师的配合下,组织了较为完备的助教队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四位助教,都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年级学生,助教们自发地组织了“助教小分队”,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利用微信群,助教小分队中的四位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与学生之间都建立起了顺畅的联系,助教即跟教学班又跟教师,助教们还在教研室的要求下,认真学习了《研究生手册》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按照学校和教研室要求对学生们进行了全程考核,有理有据给出平时分数,为解决考试不及格学生提出的成绩复议提供了客观依据。本学期末在老师和助教们的通力配合下,教研室处理了三起成绩复议要求,有效维护了教师判定成绩和学校教学管理文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 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这两门课,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正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室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完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16个学时的教学大纲的进一步研讨,二是在教学方式要进一步完成对专题教学和通讲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效果对比等的论证,三是在课程的管理体制上进一步理顺,目前理科研究生修习的《自然辩证法》还聘用两名工学院的教师和张寒老师一起执行教学任务,这与日益壮大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对研究生思政课提出的日益专业化等高标准严要求不符,同时具体担任的这门课的兼任老师也享受不到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待遇,似有不公之嫌。完成这三点任务,才能有效保证研究生思政课的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保证教学效果。
4. 关于研究生思政课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于本学期大部分承担该门课程的12名教师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在上本科生思政课的主打课,如原理课、概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等,担任本门课程的学院领导工作更是繁忙,所以本学期没能组织该门课程的集体备课,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思考和研究个性化,老师们都在各自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摸索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下学期教研室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教师们对此进行研讨,争取在新的年度取得实验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