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刘壮医生走进我校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讲堂
发布时间: 2020-10-15
(通讯员 崔鑫宇)10月14日,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刘壮应邀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题为“在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不断历练和提升”的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出席讲座,讲座由副院长赵瑞琦教授主持。
刘壮医生围绕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抗疫一线经历的真实故事,结合当前国内外防疫形势等热点话题,向在座的同学们分享了疫情期间的工作和感受。刘医生详细讲述了北京医疗队奔赴武汉后如何为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挖沟筑壕”。他讲到,医疗队到达武汉后,立即展开了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培训及病房标准化改造,搭建起了“三区两通道”,为尽早展开医疗救治工作争分夺秒。在65天的战斗中,北京援鄂医疗队一共收治345位患者,其中88%是重症和危重症,在刘壮等人的带领下,北京援鄂医疗队始终坚持“科学防护,认真过细”的防护原则,最终确保了全队148名医务人员零感染,全身而退。
刘医生强调,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和国家强大,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做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是我国抗疫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有力地彰显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疫情中,党员始终冲锋战斗在第一线,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发挥了先锋堡垒的坚强作用,那些在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与个人,是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刘壮医生的演讲深入浅出,丰富的照片加上生动的讲述,将一个个抗疫故事带入课堂,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温暖、生动的思政课,让大家了解了最真实的一线情况、最新的抗疫形势、最全面的疫情知识,并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和国家富强的无敌。
讲座引发了同学们深入的思考,踊跃与刘医生提问探讨。在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问题上,刘医生指出,医患关系问题是长久以来全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医患之间出现冲突是极个别的情况,不会因此成为密切医患关系的长期阻碍。疫情期间,医护全心全意救治患者,患者对医疗队百分百信任。一段时间以来,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的增加,疫情期间医患之间相处和谐、感情深化,是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良好契机。
刘壮医生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工作16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是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在援鄂医疗队里,他承担起了“战地医务处”处长的角色,负责整个医疗队的医疗协调和管理。他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工作,保障了医疗救治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此次讲座是我校“中传好声音——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之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示范点”2020年“时政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二讲。为用好“中国抗疫”这本深刻、鲜活、生动的思政课教科书,通过回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同心抗击疫情的不凡历程,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彰显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通过邀请一线抗疫人员讲解一线故事和抗疫精神,邀请专家教授讲解大流疫下的挑战与应对,组织小班教学讨论抗疫精神与学生成长的结合之路,引导教育同学们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尽快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