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科有组织科研”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 2024-12-19
(通讯员 唐淑楠 摄影 隗书贤 旦增罗布 田润 唐淑楠)2024年12月9日-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科有组织科研”系列讲座,聚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贺新元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刘广超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冠军教授来校指导。
贺新元教授结合自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与青年教师交流了开展科学研究的五点体会。第一,打牢“历史+文献”基础。须占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丰富翔实的史料文献才能使研究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第二,把握经典著作。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
第三,体现问题意识。研究选题的确立应该从发现问题入手,用一个好的课题名称清晰体现出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第四,凸显独到见解。要在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前期成果之中,突出本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新发现和新结果。第五,做好一篇综述。全面、准确地展现学术界当前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水平,紧紧围绕、着力解决述评中所提出的不足做出选题论证。
刘广超教授围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什么”和“如何撰写申报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刘教授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别是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进行了深入的学科分析、高频词分析、题目分析,并对2019年度至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立项情况作出了整体介绍。
针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应如何撰写,刘广超教授认为,要本着大问题、小切口、高站位、立新意,体现时代性、科学性、新颖性和可行性等考虑做好选题,建议采用指南课题申报法、常规课题名称法、“创新点+主题”课题名称法起好课题名称。刘教授对申报书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参考文献等模块撰写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刘冠军教授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为例,从缘何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的守正创新”、如何理解“坚持问题导向的守正创新”、何以做到“坚持问题导向的守正创新”,详细阐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守正创新”这一科学思维方法论原则。
刘冠军教授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而“坚持问题导向”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真正做到“守正创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的“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强调厘清科学问题、知识性问题、哲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从更深层次来说,还应明确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问题乃至哲学问题的内在构成。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要根植时代与环境,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中加以研究和建构。
“马克思主义学科有组织科研”系列讲座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建强科研队伍,推动科研工作,以期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次系列讲座共六场,下一步将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来校交流。
专家简介
贺新元教授
贺新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西藏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及后期资助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会基金结项评审鉴定专家。
刘广超教授
刘广超,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四个一批”领军人才,教育部全国高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秘书长、教育部思想教育实践育人创新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教育部院校评估专家、北京高校党建评估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
刘冠军教授
刘冠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高教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副会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常务理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