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分类教学在行动 | 分类教学启新程 协同育人谱新篇——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政课“分类教学”团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3-29

(通讯员 唐淑楠 摄影 王嘉豪)并肩携手谋发展,勠力同心开新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学校党委思政课改革创新“三大举措”,3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晓丽率队前往经济与管理学院,双方共同召开思政课分类教学团队成立大会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交流研讨会。



经管学院院长王栋晗,副院长李珍晖、严威及骨干教师代表,马院分类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郑苏晖主持。



王栋晗院长对马院分类教学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出,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构建“浸润式”育人生态,打造“共生型”协同体系,全面提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效果。在工作部署中,他特别强调三个“避免”:一是避免“喊口号式”的形式化说教,二是避免“两张皮式”的机械植入,三是避免“运动式”的短期行为,希望能够与马院携手,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经管学院学生“日用而不觉”的思想引领。



郑苏晖书记紧扣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经管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认为,经管学院和马院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一是构建经管学院研究生“大思政课”建设体系,二是组建团队开展MBA“爱与责任”项目的联合申报,三是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王晓丽院长立足时与势,全面分析了思政课分类教学的战略背景。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十余份文件指导思政课建设,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各部门也下发了一系列通知,既支持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发展,也提出了任务要求,构建起了“政策支持-资源保障-质量监测”的完整链条。随后,她介绍了马院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三大举措”特别是分类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经管学院和马院各自的优势所在。她提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经管学院和马院要在合作中互惠互利,欢迎经管学院教师参与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建设,与马院教师在论文发表、项目申报中合作共赢。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逐一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所授课程,分享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关实践经验,交流了对分类教学的理解,也围绕思政课“分类教学”团队合作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与会教师一致认为,经管学院与马院有着很强的契合性,也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两院教师的合作,能够增进对学生的了解,真正助力经管学院的学生成长成才。

经过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次会议达成以下四项重要共识:第一,用好分类教学团队,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长效机制。第二,打造共建共享平台,在学情调研、项目合作、实践教学等方面优势互补。第三,发挥各自研究专长,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第四,整合团队优质力量,开展教学成果和科研项目联合申报。

未来,经管学院与马院将携手同行,推动思政课程教师、课程思政教师、学工系统教师三支队伍联动发力,进一步丰富具有经管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显著提升经管学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效果,不断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