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领航者说|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双向赋能——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波老师为新闻学院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宣讲

发布时间:   2025-05-22

 通讯员、摄影 尹书敏)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部署,响应中国传媒大学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一场聚焦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的讲座于2025521在新闻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领航”理论宣讲团宣讲员、专职组织员赵波副教授开展专题宣讲宣讲主题是“课程思政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双向赋能”,新闻学院教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孙倩主持

  本次讲座旨在推动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双向赋能,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而师德师风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此次讲座,期望教师们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实现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在讲座中,赵波老师深入剖析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关联。反对形式主义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内容,这与课程思政“去两张皮”的目标高度一致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与反对形式主义所倡导的务实作风相契合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在课程思政中,这体现为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通过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能使课程更具现实意义和感染力。同时,学习教育常态化有助于高校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引导教师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赵波老师还分享了师德师风赋能课程思政的传媒特色实践分享了在音录专业打造“作品思政”网安专业注重“认知安全”意识培养播音专业开展“双师对话”的成功探索。此外,还介绍了教师们通过系统设计、集体备课、素材开发等协同机制,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导向模糊”“师德意识虚化”协同育人空泛”的问题,赵波提出了“重构课程目标”“师德考核具象化”“协同育人团队建设”的优化路径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使教师清楚认识到价值观引导的使命加强了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传媒特色创新手段也为课程思政注入了新的活力VR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微纪录片以生动的形式展现思政内容,AI舆情分析则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教学热情。

  赵波老师的宣讲引发了新闻学院教职工们的热烈反馈,大家纷纷表示,讲座中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为他们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提供了新思路。



  孙倩书记在总结强调,要推动院际交流常态化,促进不同学院间在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经验共享与合作。同时,需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