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教改试验在探索│我校作品获评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8-01

通讯员 秦少怡 摄影 武闽 秦少怡 盛子晗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我校“走进798·751园区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华大地生动实践”思政教学案例获评高校组优秀案例,成为全市20项高校优秀案例之一。



这一荣誉不仅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更标志着我校以798·751园区为载体的“文化育人”模式获得了市级层面的高度认可。



该案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为设计主体,联合朝阳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依托798·751园区独特的工业遗产转型与国际文化交流资源,创新性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传统课堂搬进真实文化场景,通过“让历史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文明有温度”三大沉浸式主题,构建起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思政育人体系,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情感、认知与行动的深度融合。



在具体实践中,师生化身“园区体验官”,循着问题导向的“微路线”展开深度学习。在火车头广场,透过锈迹斑斑的钢轨触摸新发展理念在文化产业转型中的生动注脚;在原色生活、气象站等艺术空间,借助数字交互作品探究文化遗产当代表达的无限可能;在波斯文化艺术中心,以跨文明对话的视角体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自信与从容。此外,师生研发团队还充分发挥传媒学科优势,引导学生用镜头、画笔、算法和文字记录所见所思,最终生成短视频、数据新闻、交互海报、调研札记等多件“带着烟火气”的实践成果。



此次获评优秀案例,是对中国传媒大学坚持开门办思政、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高度褒奖。未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升级“思政+文化+传媒”的融合范式,深度开发798·751园区及首都更多文化地标的育人潜能,打造覆盖全学段、贯通产学研、辐射京津冀的“实景课堂”矩阵,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首都乃至全国“大思政课”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