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智领思政 育人为本 | 马克思主义学院AI专班持续探索“思政+AI”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9-10

(通讯员 姚厦瑗 摄影 原晋菲)为认真学习校党委领导班子新学期调研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关于人工智能使用规范细则制定和征求意见的部署,更好推动学院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一研究”即“思政课建设研究”工作,20259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AI专班会暨学院人工智能使用规范细则和三年行动目标意见征求会”。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创作等领域的应用,围绕专班上半年工作、学院实施细则、三年行动目标、下半年工作重点等展开交流讨论,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院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会议由副院长、AI专班负责人高宇主持,副院长杨洋出席会议,专班全体成员和学生代表参会交流,院长王晓丽作总结讲话。



会议伊始,专班成员就近期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沟通。在人工智能迭代背景下,备课和审核工作的即时性问题成讨论焦点,论文核查AI率的软件选择及准确率也备受关注,同时强调提供AI全过程资料对评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术成果、规范AI使用的重要性。

规范细则意见征求环节,教师和学生代表各抒己见。备课和审核方面,教师工作量大,制作PPT需多人集体备课,严格避免虚构案例,禁止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准确、科学且有思想性。课程考核与考试形式上,共识是着重培养学生“双驾驭能力”,期末考试设随堂限时考核任务检验学生脱离AI辅助的真实能力,同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无纸化考试。学生使用AI的规范是重点,强调要规范、适度、核验、留痕,避免核心观点泄露,明确AI生成内容标注规范,学生期望学校提供统一且免费的查重平台并合理确定次数。论文写作使用AI方面,禁止直接用AI生成核心部分,引用时要严格审核,统一标注格式以区分AI生成与原创内容。

在三年行动目标研讨环节,学院明确教学、科研、创作三方面目标。教学上,构建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全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推广畅课平台应用,加大虚拟教研室集群建设投入,迭代思政课统一课件,打造思政课学生AI作业作品比赛品牌,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科研方面,聚焦“思政课建设研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开辟新研究赛道,借助AI助力思政课舆情研究和改革创新。



王晓丽院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上半年专班工作表示肯定,对细则和目标制定、AI工具包持续完善、虚拟教研室建设等工作表示满意,强调要持续推进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细化;二是希望专班成员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将思政与AI融合作为职业发展、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三是着重强调在课堂中科学运用AI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要先行先试,打造优质AI教学试验班;四是要求大家围绕“思政课建设研究”开展科研工作,创新运用AI工具,结合学校优势与学院特点,做好该研究方向的开拓工作,不辜负学校党委对学院的新期待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优势,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开创学院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