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共研 提质优能 | 以史铸魂育新人 协同备课探良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暨“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10-09
(通讯员 刘沐颖 贺可心 摄影 刘琛 刘沐颖)为贯彻落实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三合力”“三举措”“一研究”向纵深发展,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各学段思政课,深入推进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5年9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暨“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来自京东地区7所高校、3所中小学的马院领导(思政课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会,朝阳区委宣传部宣传文化中心盖纳一行莅临指导。
会议由副院长高宇主持。
王晓丽院长在开幕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与衷心感谢。她阐述了本次会议的背景与主要目的,回顾了京东地区高校集体备课的良好机制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并对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强化沟通协作提出了诚挚邀请和具体建议。王晓丽院长还向各学校同仁重点介绍了学校党委近些年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九字方案”,以及学院落实“三合力”“三举措”“一研究”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成效。她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伟大抗战精神进入各学段课堂,以此为契机,构建起思政课“三进”工作的大中小学集体备课新机制、新经验,共同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路径。
在会议发言环节,各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思路与经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振美分享了三条经验:一是提前谋划,在开学前组织教师针对九三阅兵相关讲话和文章进行集体学习与集体备课;二是积极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如“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暑期档爱国主义电影等,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三是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参加九宫山公祭等活动,实现实践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融合。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毕文静对上述教学方式表示高度认同,同时强调要因材施教,根据所在院校的学情,注重运用精准史实与数据进行内容安排,并突出理工科院校特点,以科技报国为主题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立志为国效力。
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玉立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成功经验: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小课堂,通过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明确教学目标导向;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体系,开展“弘扬中国精神”专题教学;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开展课外实践,重点介绍了学校的“运河思政”特色工作。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莹介绍了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情况,如成立模拟政协工作室、红色文化工作室等,引领学生针对社会热点撰写提案报告、深入基层治理服务学习等,同时,立足学校所在区域和特有文化,开展校园内部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实现理论深度和实践效果的统一。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刘瑾聚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提出要将课程内容与抗战精神紧密联系,让学生结合抗战背景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孕育形成与实践价值。以抗日战争历史节点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史实背景,体会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检验的过程。她特别强调伟大抗战精神在价值认同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可以借此连接历史与现实,激发学生的现实担当。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冯丽娜表示,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育人课程,一方面要强调理论教学,注重与理想信念、专业使命、地域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开展云端研学与实地体悟活动,同时激活校园第二课堂,立足学校特色,深化理论内涵,引导青年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团委书记王非凡围绕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进行了介绍。他提出,可将常态思政课程与抗战精神相结合,在理论讲解中运用革命战争的具体事例;将学科活动与抗战精神相融合,组织全校学生同上一节大思政课;将学生活动与抗战精神相结合,通过诗歌书法展、升旗仪式等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工会主席、德育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董雪认为,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要探寻抗战精神的载体,运用抗战家书、榜样人物等,帮助学生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她强调作为传媒附中的教师,要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充分运用大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教学主任、正高级教师薛宝卫表示,要注重顶层设计,实现全面全方位育人。抓住当下热点,如通过开学第一课提炼出“铭记与奋斗”的核心观念,明确铭记的内容与奋斗的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并通过实践将其外化到日常行为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和逻辑能力。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吴艳玲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注重对历史事件进行新的表述与定位。在讲课方法上,要重视学情调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注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实践作业让学生对相关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
研讨会气氛热烈,激发了诸多有益的思考和可行的建议,达到了相互启发、共同提升的效果。与会各校同行对继续巩固集体备课机制、共同探索思政课改革表示高度认同,对进一步深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讨活动、实现思政大课资源共享、开展有组织科研等表示热切期待。
今后,中传马院将紧紧围绕思政课改革“九字方案”开展各项工作,把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进一步做大、做实、做细,在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创成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