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阿里巴巴北京总部考察调研 深学乡村振兴实践经验

发布时间:   2025-10-11

(通讯员 刘琛 潘攀 摄影 徐与泽 刘琛)2025928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晓丽带领学院师生和青马学院学员一行赴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开展考察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师生们系统了解了阿里巴巴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从电商助农平台搭建到乡村产业数字化升级,从偏远地区物流体系完善到乡村人才培育计划,同学们对商业力量助力乡村发展有了直观认识。



展厅参观结束后,双方召开了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的专题座谈会。阿里巴巴公共事务部副总裁董宇首先致欢迎辞,他对中传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阿里巴巴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乡村振兴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董宇表示期待通过此次交流,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乡村发展,同时也希望听到年轻一代对乡村振兴的新思考。阿里巴巴公共事务部总监魏铭言具体介绍了阿里巴巴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实践路径。她提到,公司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培育乡村人才、发展特色产业等多维度举措,全面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进程。



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刘琳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青龙板栗帮扶”“开化助农”等典型案例。她生动讲述了特派员群体如何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村民需求,依托企业资源与技术优势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经历。这些真实故事展现了特派员们甘于奉献、务实笃行的精神,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工作的艰辛与价值。



座谈会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连宏萍教授围绕“乡村振兴与企业社会责任”主题作专题辅导。连教授以中央“一号文件”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战略演进逻辑,并深入聚焦阿里巴巴企业实践,系统论证了大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产业生态构建者、数字技术赋能者、人才与文化催化者、绿色与公平守护者”的四大战略路径。同时寄语青年要构建义利兼顾的新商业价值观,在田野中提升自我,始于足下开展实践活动。连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实践,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认知—实践观察—责任担当”的思考框架。

此次座谈中,双方负责人共商就业合作路径,共谋人才发展良策,就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马院学生核心竞争力展开研讨交流。



座谈会最后,王晓丽院长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此次考察调研是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走进企业、深入实践场景,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富有活力。王院长特别强调,阿里巴巴特派员深入基层、久久为功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其事迹正是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她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学子应当认真学习这份坚守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王晓丽院长宣布,学院将与阿里巴巴建立长期合作,将阿里巴巴北京总部正式确立为“中国传媒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点”。



此次研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深化“行业专家讲事理、专业课教师讲学理、思政课教师讲道理、青年学生悟真理”的“三讲一悟”协同育人模式的具体实践。通过“实地参观+专题座谈+专家解读”的形式,让同学们走出课堂,直观感受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与实际成效,搭建起校外实践的综合育人场景。

参与活动的研究生纷纷表示,此次考察调研收获颇丰,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的学习研究,努力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