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源研究员为我校2025年秋季学期“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课作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5-10-31
(通讯员 李丹丹)2025年秋季学期“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第二讲于10月29日下午在中传礼堂开讲。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军备控制中心秘书长洪源研究员为同学们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重塑世界格局”主题讲座。2025级约1000名本科生现场参加了本次学习,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吕艳君副教授主持。

洪源研究员围绕主题,深入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相互关系,廓清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结合九三大阅兵追溯中国军事战略发展历程,并对当前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展开解读,引导同学们铭记抗战历史,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定历史自信,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洪源研究员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战略上的整体,缺一不可。敌后战场通过广泛的人民战争,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牵制、消耗了大量日军,使其所谓的“占领区”始终无法稳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洪源老师坚决重申“十四年抗战”的概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强调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不仅涉及抗战史从何起始的时间问题,更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性质的定性和捍卫中国率先举起反法西斯旗帜的历史地位的重大原则问题。
洪源研究员深入解读了今年九三大阅兵的重大意义。他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展示新时代中国风貌,更是对历史的追溯和致敬。他尤其强调“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现实意义,认为在今天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面前,面对外部势力的遏制打压和分裂势力的挑衅,我们更需要坚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发扬抗战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勇敢承担历史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洪源研究员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鲜活,论据充分,引人入胜,激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与广泛思考。

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军备控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2004年中央马克思主义基础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军备控制、大国博弈、国际冲突等。2023年赴俄乌冲突战场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曾多次受邀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等中央地方媒体担任战略军事评论员,2014年参与电视访谈《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获广电总局优秀政论节目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