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铭教授为我校2025年秋季学期“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课作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5-11-25
(通讯员 杜娟)2025年秋季学期“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第五讲于11月19日下午在中传礼堂开讲。本次课程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苍铭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中华民族史观与新时代边疆治理”专题讲座,2024级1000多名本科生现场参加了本次学习。

苍铭教授首先向同学们系统讲述了中国56个民族的由来,回顾了我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等重要历史过程,以图片形式生动展示我国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各自特点及基本情况,阐释了我国“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紧接着,苍铭教授围绕“中华民族”概念的起源展开,深入剖析了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形成与演变。他梳理了历史不同时期重要人物和领袖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重点解读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凸显新时代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理论创新。最后,苍教授通过分享他深入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的调研案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保护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向同学们生动展示了新时代我国边疆治理的伟大成就。
苍铭教授指出,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史观是理解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钥匙。新时代边疆治理的伟大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为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鲜活教材。他呼吁师生以历史视野洞察民族发展规律,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苍铭教授互动。2024级录音艺术专业孙梓航和2022级音乐剧专业仇勃伟同学分别就讲座中提到的“民族融合”“贵州少数民族民俗”等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交流。苍教授再次结合自己到民族地区的调研经历,向同学们传递了更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细节。他强调文化互鉴与情感共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他鼓励传媒学子深入基层、走进边疆民族地区,用专业所长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

苍铭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调研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现场学生表示,讲座将学术理论与现实政策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边疆案例,帮助青年人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演进过程。尤其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再次回顾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现了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激励着当代大学生争做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