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

能力提升进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AI赋能思政课教学培训交流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25-11-25

(通讯员 贺可心 摄影 张星煜)贯彻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思政课提质增效“三三一”工程,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和学院AI行动计划,提升全院师生数字化应用能力,拓展AI领域专业视野,202511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AI赋能思政课教学系列培训交流活动。活动由AI时代教学经验分享会、教学技能提升与实践赋能专题讲座、思政课数智实验室使用培训组成。活动由副院长高宇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院长王晓丽出席,师生代表共同参加学习。


AI时代思政教学创新与育人经验分享会



葛耘娜老师围绕AI时代思政课教学创新、课堂管理优化及师生关系构建分享经验。教学创新上,她提出“三拒绝三坚持”:拒绝盲目追流行、短平快教学与功利主义,坚持回归经典文本、秉持长期主义育人、聚焦思维方法与价值引领,规避思政课形式化问题。课堂管理方面,她强调“第一节课定乾坤”,需书面明确课堂规矩、考勤及成绩标准,强化助教培训与记录留存,以细节保障教学公平。师生关系上,她倡导“平等而不讨好”原则,要求教师以同理心沟通,摒弃说教与上位者姿态,保持适度边界感、尊重学生隐私,以“学生尊重”为目标,在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王宇英教授对葛老师的分享做了点评,高度肯定了葛耘娜老师经验分享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结合自身教学和督导经验分享了AI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视角。


教学技能提升与实践赋能专题讲座



师生AI技能培训讲座特邀中科院张旅阳博士带来“万物可AI”专题分享。高宇副院长以相关案例开篇,强调AI技术对思政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时代价值。



讲座构建初阶、进阶、高阶完整AI应用知识体系:初阶聚焦不同领域AI应用基础,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多元工具支撑;进阶围绕提示词工程、灵感生成、数字人技术展开,结合马院学科特色提供教学素材创作、论文灵感激发等针对性指导,还展示了马克思数字人相关应用及制作思路;高阶则分享数字人、网站搭建、课程小游戏等创新应用,为思政课课堂形式革新提供新路径。



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师生围绕数字人与智能体结合的可行性、智能体制作的成本与周期、AI生成内容的唯一性、零基础入门路径、学术不端风险规避、原创内容保护、AI生成内容的精准性核查等问题深入探讨。

此次讲座精准对接思政课教学需求,彰显时代性与实用性,为思政课教师提升AI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有力支撑。王晓丽院长表示,学院将统筹推进相关项目落地,以实例诠释AI与思政教育、时代趋势融合的无限可能,呼吁师生主动把握技术机遇,积极投身到AI赋能思政教学的实践中去。


思政课数智教学设备实操与应用培训


思政课数智实验室技术人员围绕常规设备与后台设备的实操应用展开专项培训,聚焦桌面端电脑、多面互动大屏及后台管理主机等主要设备,通过“现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形式,详细阐述多设备屏幕共享切换、课程录播、金课录制以及AI课堂分析报告导出等核心功能的操作步骤。



过程中,技术人员还邀请部分老师现场上台试用实操。同时,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操作相关疑问,技术人员逐一细致解答,确保每位参会者都能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巧。


此次系列专题培训分享夯实了全院师生数字化教学的硬件使用基础,更拓宽AI技术全场景应用的新视野。培训内容兼具系统性与实用性,既为师生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工具方法,深化了大家对AI赋能教科研的认知,为后续将智能技术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学术探索与学习实践提供了清晰路径。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