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2025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年会”
发布时间: 2025-11-26
(通讯员 买凡)11月23日,2025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多地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主题展开研讨。此次年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提供学术支持。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宇副教授与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买凡合作撰写的论文入选此次年会,两位作者受邀参会,高宇在平行会议中作重点发言。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育部社科司科研处处长卢丽君、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等先后致辞,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相关学术命题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强调扎根中国大地、推动范式变革等核心方向。主论坛环节,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顾海良、中国社科院大学校长张政文、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等四位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分别围绕“三大核心概念”“知识范式突破”“两个结合”“实践场域”等关键议题展开阐释。此外,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开展圆桌对话,达成坚守学术定力的共识。

年会设置三场平行会议,高宇副教授在“平行会议一: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分领域思想的标准表述研究》为题作重点发言。高宇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分领域思想的成果总量、队伍分布、基金项目、研究侧重等情况,重点指出部分研究成果中标准表述和规范提法使用不当问题,归纳出六种主要类型,并探究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最终提出完善规范体系、强化教育培训、优化审核机制等对策建议,积极倡导以标准表述体系架构和规范提法脉络梳理为切口,进一步强化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存良作为点评专家对该选题的新颖性、现实契合度与学术研究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建议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刻阐释标准提法演变的背后机理和丰富内涵,助力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本次年会为全国高校哲社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我院师生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参会,在思想碰撞中互学互鉴、凝聚智慧。下一步,学院将聚焦“思政课建设研究”核心任务,出台配套管理办法与支持细则,持续深化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学术支持计划等重点工作,聚力攻关“真问题”、深耕细作“真研究”、凝练产出“真成果”,推动学院科研与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部分内容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报)